时间:2022-10-22 23:10:01 | 浏览:2107
文 | 杨万里
2022,是一个有故事的年份,富豪们也受到了影响。
从年初至今,短短10个月,芯片巨头韦尔股份累计下跌65.02%,总市值蒸发超1790亿元。据统计,该公司在芯片板块中跌幅排名第四,同时在500亿市值以上半导体公司中跌幅第一。
年内,昔日芯片首富、韦尔股份实控人虞仁荣的财富缩水超540亿元。
身价快速回落,是资本市场的态度在发生变化。韦尔股份被资金抛售背后,与其投资逻辑动摇有关。
韦尔股份还是投资者心中的“小甜甜”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清华高材生虞仁荣毕业后,在八年时间里分别从事工程师和销售工作。
后来虞仁荣自立门户创业,做起了电子元器件分销。40岁那年,虞仁荣做成了北京地区第一大分销商。
2007年,虞仁荣在上海成立韦尔股份,在研发设计产品同时,也进行各种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十年后,在2017年5月份,他带领韦尔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仅仅1个月,韦尔股份宣布筹划收购知名半导体企业北京豪威,很快停牌。
然而,过程是曲折的。因当时遭到北京豪威股东之一的珠海融锋的反对,第一次收购交易未能完成。
到了2018年8月份,韦尔股份发起了对北京豪威的第二次收购。而在此之前,在国内某财团运作下,韦尔股份的老板进入了北京豪威的董事会成员之中。且那名反对的原股东珠海融锋也退出了北京豪威的股东层。
一边是资本在推动,另一边是对技术转移充满渴望,多方利益体一拍即合,韦尔股份最终收购了体量庞大的北京豪威,完成一次“蛇吞象”式资本运作。
收购北京豪威后,韦尔股份的业绩实现爆发。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4.656亿、27.06亿、44.76亿,分别同比增长221.14%、481.17%、65.41%。
在业绩增长同时,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春风。从2019年开始,发展半导体产业被外界越来越重视,资本市场也开始追捧芯片股票。
2019年至2021年,韦尔股份年线走出三连阳,股价涨幅超9倍。
在高光时刻,韦尔股份成为A股第二家突破千亿市值的芯片公司,实控人虞仁荣一跃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首富。
进入2022年后,半导体板块回调力度较大。一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收盘,有32家芯片概念股跌幅超过50%。
韦尔股份在这批腰斩名单中,且跌幅位居前列。
截至上半年,半导体设计销售、半导体代理销售是韦尔股份的两大业务,占比分别为82.40%、17.42%。
上半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72.98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重接近66%。进一步看,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合计占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50%的收入比重。
可以说,韦尔股份的业绩与消费电子行业关联紧密。
当下一个背景是:受疫情、通胀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降,消费类科技股正在遭遇“冬天”,这也使得消费电子代工企业(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消费类芯片企业(韦尔股份、闻泰科技)今年整体表现不佳。
详细看:2022年1月至7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53亿部,同比下降23%。另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为6940万台,下降18%。
据机构预测,2022 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远低于2021年的26.3%。
若从韦尔股份的年报看,产销量数据提前释放了信号。
2019年、2020年、2021,韦尔股份旗下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8.93%、53.66%、5.66%。去年,该公司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销量销量增速已降低至个位数。
另有券商数据显示,上半年,受全球主要计算机品牌出货量同比下降影响,公司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同比下滑约20.97%。
随着下游行业发生变化,韦尔股份能否管理好百亿规模存货,也被投资者重视。
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韦尔股份存货规模分别为43.66亿、52.74亿、87.81亿、126.4亿,分别同比增长14.44%、20.78%、66.51%、108.42%。特别是进入2022年后,该存货数值突破百亿关口,占流动资产比重达55.46%。
在半年报中,该公司也提到,“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展望未来,韦尔股份的业绩增长点可能在汽车业务上。
今年上半年,韦尔股份的汽车CIS销售额约为16亿元,占CIS业务整体比重为22%。与此同时,公司在激光雷达有一定技术储备,有券商机构预测它可能会推出对标索尼的SPAD传感器产品。
在全球车载CIS市场中,去年韦尔股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9%,位居全球第二。不过,与海外企业安森美45%的市场份额相比,仍相差16个百分点。
此外,韦尔股份还通过资本运作,拟投入40亿元增持北京君正股份,后者在储存芯片、模拟和互联网技术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韦尔股份成为北京君正的股东,目的包括投资和业务合作。
韦尔股份能否再次打开成长空间,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今天凌晨2点,苹果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带来了新配色iPhone 13、iPhone SE3、iPad Air5、M1 Ultra芯片、Mac Studio主机以及Studio Display显示器6款新品。在新品阵容当中,既有新瓶装旧酒的i
4月26日盘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韦尔股份”)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韦尔股份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38亿元,同比下降10.84%;净利润8.96亿元,同比下降13.90%;基本每股收益1.03元。此前发布
记者 | 郭净净编辑 | 10月11日,韦尔股份(603501.SH)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2亿元到36.52亿元,同比增加88.32%到111.49%;扣除非经常
12月2日,A股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涨停,市值重回25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韦尔股份的涨停,与当下市场缺芯或许有一定的关系。今年11月底,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在半导体领域,电动车对半导体的需求相较传统车对半导体的需求增加5-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6月17日讯,有投资者向纳思达(002180)提问, 董秘你好,贵司半导体,芯片业务包含哪些产品,是否涉及汽车芯片 ,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前景广阔,请问贵司对此有没有规划,将贵司做强做大。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
据最新版《2021年胡润百富榜》显示,汪东颖凭借48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排名河南南阳唐河地区富豪榜第一名,登顶河南南阳“唐河新首富”宝座。汪东颖的大量财富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纳思达。纳思达全称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2000 年,是一家集研
本报见习记者 林娉莹日前,纳思达发布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4.1亿元。纳思达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耗材业务和微电子芯片业务快速恢复,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何倩)5月10日,顺丰宣布,与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据介绍,双方将在物链芯片业务、办公信息化打印解决方案、供应链业务、回收业务、维修服务、国际合作及市场宣传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资料显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马云以2600亿元成为全球华人首富,上升4位到第22位;马化腾和许家印紧随其后。但是在食品界今年的首富依旧毫无悬念,继2018年问鼎中国食企首富之后,2019年,宗庆后再次蝉联首富位置,成为大
格隆汇8月2日丨深南电路(002916.SZ)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采取竞价发行方式,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为募集资金总额除以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