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8:52:28 | 浏览:2284
一、为什么说苏宁
苏宁有信托融资,千亿债务压顶,自然有兜不住时候,所以,必然有信托会出现延期。
9月20日,有自媒体报道【中融信托-骥业123号集合资金信托】未正常付息。
骥业123号实际募集22.95亿,期限2年,按季度付息,首期成立于2020年7月17日,资金用于向南京苏宁仙林置业有限公司投资【永续债权】,最终用于仙林苏宁广场的开发建设。
中融信托在8月向苏宁仙林发出提前到期通知书,宣布本信托计划对苏宁仙林的投资全部到期,要求苏宁仙林于宣布到期日偿还全部投资本金及利息。
同时,中融信托也向苏宁诉讼案件的集中管辖法院“南京中院”提起诉讼并已被受理。
说到这,需要插述两个小话题:【集中管辖】、【永续债权】
集中管辖,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机构为保全资产、对飙谁跑的快,从而加重债务人流动性危机,影响正常运营。之前在恒大集中管辖时我也有所介绍【附文】。苏宁诉讼已集中管辖,所以诉讼对回款的积极作用不大。但好消息是苏宁不会因为被诉讼保全而倒。
另外,骥业123号是永续债权投资,属于权益性质,这一类产品都会设置利率调整机制和递延支付利息条款。所以,在项目未正常付息的情况下,是否构成了实质性违约呢?掌柜没有看到合同,不做过多猜测。这里说说个人对非标类永续债权产品,还是持观望态度,但如果是非标类政信永续债权的地级市AA+主体评级以上的平台,得具体项目具体讨论。
说回正题,除了上述中融信托外,还有哪些信托公司对苏宁提供了资金支持呢?根据预警通数据显示,目前存续的项目中,以下三家存续金额较大:
国民信托-37亿
五矿信托-27.31亿
中信信托-32.10亿
二、苏宁近况
8月30日晚间,苏宁易购(002024)发布2021年半年报。
财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36.06亿元,同比下降20.96%,其中二季度营收为396.1亿元,同比下降34.64%;净亏损34.5亿元,预期净亏损25亿-32亿元,负债率为66.18%。
财报发布后,苏宁易购股价微跌,当前市值为478亿元,较2015年巅峰时的1600亿元缩水超三分之二。
三、苏宁并购史
“苏宁系″版图拥有苏宁易购、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投资、苏宁金融、苏宁体育六大产业集团。
2013年到2014年,体育板块,苏宁两次共计22亿元收购PPTV,后更名为PP体育,主攻体育赛事版权,其中以2.5亿欧元获西甲2015- -2020赛季独家版权;50亿元获英超2019--2022赛季独家版权、13.5亿元获中超2017赛季新媒体独家版权、22.5亿美元获德甲2018--2023赛季独家版权,几乎集齐了7世界顶级足球赛事版权。
2015年,苏宁市值引来巅峰时刻达1600亿元,从这一年苏宁开始疯狂扩张。
2015年,苏宁以19.3亿元入股中兴努比亚,获得后者33.33%股份。2020年,苏宁退出努比亚股东行列。
2016年,在龙珠与斗鱼的选择中,苏宁以3.2亿美元收购龙珠直播,后者在与虎牙及斗鱼的竞争中逐渐掉队,目前虎牙与斗鱼合计占有直播市场超80%份额。
2017年,苏宁电器集团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将向恒大地产战略投资200亿元
2017年,苏宁斥资42.5亿元全资收购天天快递,以补足苏宁物流短板。3年间,天天快递为苏宁带来超过40亿元亏损。今年初,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的天天快递被传倒闭。
2017年,40亿元投资中国联通。
2017年,以95亿元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3.91%股份。
2018年,98亿元合资恒宁商业。
2018年投资华泰证券34亿元,位列其第七大股东。
2019年,苏宁先后拿出27亿元及48亿元收购万达百货及家乐福中国。前者是王健林急于出售的“包袱”,后者已多年亏损,增长乏力。
2015-2019年,苏宁易购对外投资总额达716亿元
三、苏宁债务危机原因简析
个人简单总结是:主业未干好,副业也拉跨。苏宁主营的零售及电商业务连续亏损,无序扩张又消耗了太多现金流。
主业开始下滑可以追述到2012年,这一年开始苏宁主营毛利率就不再增长。媒体们后来分析,苏宁的线上线下同价战略,是导致苏宁业绩急剧下跌的根本原因。
说到这我们再往前回顾以下历史:从苏宁与竞争对手战斗的过程中,来了解危机的来源。
1️⃣、美苏争霸
2000年到2008年,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展开了漫长而艰难的8年对抗,时间及地域跨度之广几乎是中国商业史上之最。
媒体们将这场战役戏剧化地称之为“美苏争霸”。其中2004年,国美苏宁分别登陆港交所及深交所上市,35岁的黄光裕一跃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在争霸的过程中,国美接连并购永乐等多家公司,相对激进。苏宁在扩张上较国美更加谨慎,且注重单店效率。
但在2008年11月,黄光裕因涉嫌贿赂及内幕交易被北京警方带走调查,国美因此陷入内部斗争,此后一再掉队。
美苏争霸,算是以苏宁胜利而结束,苏宁成为国内零售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如果说美苏争霸是线下作战。
苏宁与京东的战斗则转为线上。
2️⃣、免费营销
苏宁线上电商苏宁易购早在2009年下半年就内测上线,2010年1月正式推向市场。
在那时,苏宁的供应链系统及前端电商网站就与实体门店完全打通,消费者可以在苏宁易购的电商网站线上下单,然后在苏宁线下门店自提。但并未像京东物流一样送货上门,居家购物体验没有。
2012,京东与苏宁之间发生惨烈的“815价格战”。
那时刘强东在社交媒体上颇为活跃,在8月15日双方大促前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刘强东一共发布了24条微博,几乎句句针对苏宁,他不断向张近东隔空喊话,宣布京东大家电永远比苏宁便宜10%,称要在全国招募5000名“美苏(国美苏宁)价格情报员”,如果京东价格没有比两家便宜10%,京东立马降价或现场发券,确保便宜10%。
815价格战最终以国家发改委介入调查而陡然结束,政府部门后来认定京东、国美及苏宁三家均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在这场战斗中,国美与苏宁似乎什么没得到;而京东和东哥,借着网络造势,就像80年代苹果乔布斯喊话一哥IBM一样,获得了不一样的宣传效果,节省了不少营销费用。
淘宝的日益壮大,京东后来紧逼;2012年,苏宁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实行线上线下同价战略。为日后埋下伏笔。
五、苏宁如何自救
2020年12月,在苏宁成立30周年的大会上,张近东眀确提出要保零售主业:“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的,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
但疫情下,并购市场并不乐观,同时苏宁的投资眼下大多经营不善,难以卖出好价钱。副业投资中,除了阿里巴巴获得不错的汇报外,其他几乎可以说是全线亏损。特别是投资恒大的200亿,财新网报道称这是压倒苏宁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财新网报道,7月份,苏宁的股权重组方案终于落定,深圳国资退出,江苏国资联合阿里、海尔等产业投资人入场。7月5日晚,苏宁易购( 002024.SZ )公告称,将16.96%的股份转让至由南京新兴零售发展基金、华泰证券、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投资人组成的财团,后者将成为第三大股东,苏宁将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不过财团这一注资,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要救活苏宁的核心,就像张总说的,得盘活主业。
参考:
财新周刊《苏宁危机何来》
凤凰网财经《苏宁30年》
编者专注信托-城投债等稳健固收!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或搜索同名公号【进奏柜坊】!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黄光裕曾是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人,国美电器早年更是中国传统零售的“标杆”企业。早年国内电器行业也是一片混战,黄光裕的国美采用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在最辉煌的时期,国美一度占据国内家电市场的50%。可当以阿里京
11月3日晚间,国美电器被爆停发员工工资,2006年,2007年,2008年这三年国美电器风光无限,国美电器掌门人连续三年成为中国首富,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08年底黄光裕因为中关村股票锒铛入狱,最后苏宁电器直追国美甚至超越国美电器,成为全
众所周知,苏宁和国美是国内最大的两大家电零售连锁巨头,早在2000年时,就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南苏宁北国美”的竞争格局,各自分享了中国家电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它开创了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于2004年在
据媒体报道,11月3日,北京鹏润大厦国美总部的全员大会上,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黄秀虹还补充道,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后,公司还出具了一份承诺书,让员工各自找自己的主
时代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抛弃你,要想长期处于市场的核心,唯有紧随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他们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可如今却渐渐被这个时代所忘却!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在北京珠市口开了一家面积不足100平米的电器店,正式亮出“国美
作为中国传统家电零售巨头之一的国美零售(00493.HK),近三年来股价总体持续低迷,从2015年高点2.45港元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75港元/股,跌幅近70%。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业绩不见起色,国美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
近日,有传闻称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将提前出狱,国美再一次被推到公众视野的焦点之上。目前,苏宁和国美都在着力布局新零售,线下门店也将发挥新的作用。那么,当下苏宁和国美的传统门店现状如何?是否做好了转型的准备呢?文/孟昕 亿欧智库分析师回顾近几年的
双11将至,电商领域巨头正紧锣密鼓地备战。除却每年的主角天猫、京东外,苏宁、国美、唯品会等也纷纷入局。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追溯到2008年,那时,黄光裕还没入狱、淘宝天猫、京东还没形成气候,中国家电行业还牢牢攥在苏宁和国美手中,我们偶尔还
消息称,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而且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 大厦将倾? 号称王者归来的黄光裕,没有带来奇迹,经过19个月后,员工工资快发不起,但黄光裕夫妇却清仓式减持,
盒马CEO侯毅:未来10年打造可服务10亿消费者的商品体系10月31日零售商业财经获悉,盒马CEO侯毅在2022新零供大会上表示,将全面走向商品力建设。“不仅要向上走、向下走,还要向外走,未来10年打造可服务10亿消费者的商品体系。”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