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0:12:14 | 浏览:762
每经记者: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陈剑锐
“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的苏宁易购,交出2021首份成绩单。
4月29日晚,苏宁易购(002024,SZ)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苏宁易购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0.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56亿元,同比增长182.80%,扭亏为盈。
一季度报告显示,多项业务收效显著:在不考虑新租赁准则的影响下,家乐福继续实现盈利;零售云新开店面584家,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9%;3C家居生活专业店(不含商超店)一季度门店客单价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47.5%。与此同时,苏宁易购正加快对于亏损业务的优化调整,并已启动天天快递业务方向的快速转型。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21年,苏宁易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由“零售商”全面升级为“零售服务商”的发展战略,并加快布局资本市场。
今年4月12日,苏宁易购零售云刚刚宣布完成A轮融资,CPE及安达富基金参与投资;而去年12月,苏宁易购旗下云网万店也刚刚完成A轮60亿元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苏宁易购旗下云网万店、零售云以及家乐福中国均在探讨未来独立上市的可能。
对于未来,苏宁易购表示,互联网业务追求有质量发展,逐步改变粗犷的、片面的追求用户数、GMV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广告营销的投入产出和用户的转化留存,提升盈利能力,“通过主动调整,公司逐渐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成熟阶段。”
2020年,苏宁易购明确了“聚焦零售”战略,即聚焦零售主业,做精做深。
苏宁易购在一季报中表示,为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公司主动调整开店策略,一二线市场公司围绕“大店”布局,核心商圈以苏宁易购广场和苏宁易购云店进行覆盖;三四级市场加快发展零售云加盟店,提升公司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以及运营效率。
数据显示,2016年及以前、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分别新开苏宁易购云店63家、60家、20家、50家和45家。
与此同时,苏宁易购表示,将开放赋能作为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于优势领域的供应链、物流和零售科技能力进行进一步整合,在农村市场家电零售、企业级内容办公采购与福利采购、内容电商与社交电商等方面形成不同的赋能解决方案。
目前,家乐福正在积极对外合作。4月,家乐福宣布正式进驻淘宝旗下的食品生鲜配送平台“淘鲜达”,进一步拓展家乐福到家业务的销售渠道。据介绍,家乐福华南地区门店已全部接入淘鲜达,后续将覆盖家乐福全国门店。
据悉,家乐福此前到家业务已建立以家乐福小程序、苏宁易购APP家乐福频道、美团外卖APP家乐福频道、饿了么APP家乐福频道为主的四大电商销售渠道。
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139%。根据一季报,在不考虑新租赁准则的影响下,家乐福一季度继续实现盈利。
零售云业务方面,一季度零售云继续保持发展,新开店面584家,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9%。
公开资料显示,苏宁易购零售云成立于2017年,是苏宁易购智慧零售能力对外输出的开放平台,以“供应链+门店+社交电商”的创新模式抢占下沉市场。根据2020年年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7137家。
此外,除零售云业务外,一季度苏宁易购多项业务均表现亮眼。3C家居生活专业店(不含商超店)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91%,门店客单价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47.5%。同时,合伙人制度持续深化完善,一季度3C家居生活专业店自营店中推进内部合伙人门店人效同比增长19.2%。
苏宁易购还在2020年年报中提及公司确定了云网万店独立发展战略,全面对标头部互联网零售平台,探讨独立上市。
家乐福方面,也有独立IPO计划。3月19日,家乐福方面对外表示,2021年家乐福将聚焦大店赋能、B2B赋能和到家业务规模发展三大方向,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家乐福(中国)首席执行官田睿对媒体透露,未来将协同更多的战略伙伴,继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商品和购物体验,并谋求家乐福(中国)独立IPO。
2020年,苏宁明确提出了聚焦零售主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总费用率较同期下降2.61%。其中,销售费用下降23.43%,财务费用下降12.16%,管理费用下降5.77%。
一季度,苏宁易购进行了一场从内而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内部费用控制方面,苏宁易购更加注重营销的投入产出,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84%。苏宁易购方面表示,“一季度,公司注重盈利能力提升,保持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加强费用管控”。
对于亏损业务,苏宁易购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断舍离”。目前,苏宁易购已启动天天快递业务方向的快速转型。
苏宁易购在一季报中提到,公司对于天天快递的高亏损业务进行快速调整、对于部分规模不
经济区域的自营小件配送业务开启和顺丰合作,整体小件部分亏损相比去年一季度减亏39.29%。
此外,苏宁易购表示,逐步改变粗犷的、片面的追求用户数、GMV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广告营销的投入产出和用户的转化留存。
一季度,对于自营业务中不可能产生盈利模式的商品,以及价格竞争的敏感商品,苏宁易购进行了大力度的策略调整,大幅减少了该类商品的补贴与推广。基于以上综合因素,一季度苏宁易购APP用户转化率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
种种迹象表明,苏宁易购会进一步聚焦零售并注重盈利的发展策略。在一季报中,苏宁易购提到,公司认为通过亏损获取用户、提升规模,通过平台变现实现盈利的模式正对行业环境带来影响,不利于长远发展。苏宁易购表示,通过主动调整,公司逐渐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阶段。
4月30日A股收盘,苏宁易购报收6.66元/股,总市值6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苏宁易购:前三季度营收555.38亿元 苏宁易购线下门店销售同比增长12.18%】财联社10月28日电,苏宁易购发布2022年三季报,营业收入555.38亿元。苏宁易购持续聚焦家电核心优势业务,提升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推广,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
澎湃财讯4月29日晚间,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苏宁易购实现营收193.74亿元,同比下降64.13%。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转亏,为-10.2
每经记者: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陈剑锐“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的苏宁易购,交出2021首份成绩单。4月29日晚,苏宁易购(002024,SZ)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苏宁易购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0.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
明年,是苏宁易购成立10周年,近10年来,苏宁易购(苏宁电器前身)前三季度电商收入达到1380亿元。仅从一家公司来说,成立这么短时间,收入超千亿,已经非常厉害;从再造一个苏宁来说,任务也完成得很好,毕竟前三季度苏宁线下店收入才400亿。好坏
雷递网 乐天 4月29日报道苏宁易购今日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在江苏省、南京市政府以及产业投资人的支持下,苏宁易购积极推进降本、提效、增收工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公司经营状况发生改善,恢复造血能力。2021年四
36氪获悉,苏宁易购发布2022年一季报,一季度营收193.74亿元,同比下降64.13%;归母净亏损10.29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4.56亿元。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经营继续向好,费用控制继续得到有效提升,一季度总费用同比下降43.53%。
封面新闻记者 崔江 高杲1月14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将“苏宁易购”这一苏宁智慧零售的渠道品牌名称升级为公司名称,对公司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证券简称等拟进行变更,其中,公司中文名称将变更为“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由
36氪获悉,苏宁易购公告称,苏宁电器集团和苏宁控股集团为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合计质押5.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56%。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6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苏宁环球(000718)提问, 董秘好,苏宁环球最近连续下跌,可能是受苏宁易购(002024)的影响,请问苏宁环球在财务上和业务上,跟苏宁易购的联系是怎样的?另外,感觉苏宁环球对二级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薇)苏宁易购4月29日晚间披露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89.04亿元,同比下降44.94%;净利润为亏损432.65亿元。不过,年报信息显示,在江苏省、南京市政府以及产业投资人的支持下,苏宁易购从20
小知识:苏宁是电商行业,你可以称之为电商股,但618这种节日不仅仅对电商有益,对家电行业也有促进作用,叠加政策扶持,明日开盘起,未来家电股必然有一波持续上涨行情,知名家电品牌涨幅都可以很乐观看待。操作技巧,可以买入159730,家电龙头ET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已经全面启动,在国家鼓励新一轮家电下乡、稳大宗商品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叠加消费分层分级的发展趋势下,家电家居行业加速一体化、品质化、场景化升级,618家电家居消费迎来“定制时代”。5月23日,苏宁易购发布“家场景”服
2月25日午间,苏宁易购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先生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其拟筹划本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转让比例20%-25%,股权受让方属于基础设施等行业。根据拟转让股份比例,预计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若
今天,苏宁易购停牌,猛拍君掐指一算,必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几个小时前,苏宁发布公告,大股东要卖公司了!早在两年前,猛拍君就扒过苏宁,心中隐隐为它的资金链担忧,只是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苏宁今日的卖身,在其业务模式与资金来源下,早已被决
企查查信息显示,苏宁便利超市(南京)有限公司 (下称“苏宁小店”)已于6月24日发生股权变更,上市公司苏宁易购(002024.SZ)退出,南京云致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云致享”)成为新晋股东。工商资料显示,这家接盘方南京云致享科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