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或将易主?

时间:2022-11-07 19:55:47 | 浏览:11

2月25日早间,深交所公告称,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根据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21年2月25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2月25日午间,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


2月25日早间,深交所公告称,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根据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21年2月25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


2月25日午间,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其拟筹划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转让比例20%-25%,股权受让方属于基础设施等行业。


公告称,根据拟转让股份比例,预计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若该交易完成,将有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长期战略的稳步推进。前述事项的具体交易方案尚在筹划中,尚需取得有权部门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据悉,南京国资将最有可能成为苏宁易购的新控股方并牵头商谈苏宁债务重整的方案。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了几名看懂APP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段传敏

战略营销专家/财经作家

这是极具震撼性的消息!怎么会这样?


昨天它还是一个与阿里、京东比肩的互联网企业、民营百强前列的公司,今天苏宁和创始人就要被迫卖掉大部分股份,甚至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化?


规模是竞争力要素之一,但也可能导致风险的迭加。从某种程度上,规模越来大,企业越可能具有风险。


同时,规模越大,越可能丧失个性。近年来苏宁的并购力度很大,扩张也比较激进,苏宁集团旗下拥有八大产业集团,但苏宁易购依然是其牢不可破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精心打磨——至少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模糊的,不如京东、天猫、微信等清晰。越模越大,个性越要清晰,给人们享用的理由越要简单、牢固。


我曾经写过《苏宁连锁的力量》一书,算是对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一直以来,我很欣赏苏宁,因为苏宁人与其行事风格。对外,苏宁人都很低调、不争、儒雅、合作,对内的做事上,个个敢冲敢杀、执行力超强。同时,从1990年创立到现在,几乎每个10年都会进行一次自我革命式的升级转型——1999年转型电器商场连锁,2009年创立苏宁易购开始激进互联网之路,几乎每个革命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能在每个年代都做到成功和持续成功相当罕见,苏宁算是其中一个。


这次的震荡算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但苏宁易购并非没有机会,购买股份的是江苏省基础设施类的企业,应该是国资出手救场,江苏省期望保住这个企业。未来,苏宁易购有可能成为万科、荣耀、格力这样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衷心期望苏宁易购藉此机会,实现自己的第三次自我革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个性。我相信他们能挺过这一关。


洪仕斌

产业观察家

个人认为,如果是国企进入,我倒认为这并非是坏事。因为早几个月,新闻上都传出了苏宁资金的这种告急。那么如果是国企,最起码可以解决它的资金流的问题。但是国企进入,对于它的实际经营问题可能是个大问号,没有多大帮助。


电商是一个市场化的平台。国企进入经营层里面,它就没有多少助力。也就是说,只能是解决它一时的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它长期未来发展的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它是个喜忧参半的一个事情。


即使有这种国有资金进入,但是我对苏宁易购的未来,一直不是这么看好。因为电商平台是一个数一数二的竞争,那么苏宁易购,无论是跟京东还是天猫淘宝竞争,它的市场份额甚至不到淘宝京东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那么未来的它要做一个怎样的电商平台?它看不到未来。


再加上这个苏宁易购也不代表电商先进生产力,现在的电商都从原来的图片电商进入到真正的短视频电商,也就是直播电商。苏宁本身在原来的传统一类电商里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在进入未来的发展过程,它更是一片迷茫,所以我对它的未来不是这么看好。


虽然它背靠着苏宁,但是大并不是能代表这个真正的优。


苏宁当年从线下转到线上做苏宁易购,也是一个喜忧参半的事情,我不认为它是个好事。因为转型,只能说意识到它已经知道这个板块的重要性,但它今天的转型我不认为是取得决定性的成功的。它没有做成像京东、天猫这种有质地的电商平台,还只是一个三到五名的电商平台。所以它未来的竞争是不具备价值性的,对这个企业的选择也不具备价值性。所以它当年的转型,我认为并不代表成功。


程宇

投资人,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恰好前几个月研究了苏宁易购的财务数据。从财务数据上看,苏宁易购多年来是靠着关联交易,结构化融资(实质上是把未来费用和当期货币资金变成了当期收益)来维持净利润的。如果剔除掉这些非正常收益,苏宁易购的利息保障倍数长年低于1。也就是说苏宁易购的债务其实早就难于偿还了。


而造成苏宁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可能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不同,不是电商冲击,而是家电,电子产品行业品牌商自建的线下销售渠道。导致苏宁的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


苏宁真正摆脱债务压力的徒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线下渠道的销售效能。增强单店与用户的互动性和体验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南京国资的入局,一方面说明苏宁的债务已无市场化主体敢于接盘。另一方面,国企的属性也使得苏宁真正的问题更难于解决。南京国资虽然是接了盘,却救不了驾。接到手的,还是一枚炸弹而已。


况玉清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

本次股权转让实质是卖股还债,张近东和苏宁电器集团债务压力巨大,近期一直有质疑其偿债能力不足,因其到期债务巨大,尽管苏宁系最近几次债券兑付都较顺利,但从这次股权转让来看,张近东代价也极为惨重。


在渠道变革之下,苏宁系的转型和应对并不成功,尤其是上市公司苏宁易购主业常年持续亏损,靠投资业务来补窟窿,但是其投资收益又多数是不带来即时现金流的账面收益,很难用于扩大持续再投资;由于投资有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出,主业缺乏造血能力的苏宁易购通过大规模举债来维持投资业务的持续扩张,造成苏宁易购债务压力巨大,最终难堪重负——这只是整个苏宁体系的冰山一角。


王鹏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我觉得,苏宁正在经历着一个战略调整的阵痛期,那么苏宁易购作为整个苏宁集团战略转型当中,重要的一环,我觉得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苏宁是靠自己的这些零售业务,包括苏宁商城来起家,之后从12年13年开始,它实现一个多元化战略,那么,换句话说,张近东包括苏宁集团还是有梦想的,不仅仅是说只想做一个电子零售业的巨头,更多的还是想做综合性集团,包括它进军地产行业,内部进行一个数字化转型,开始做苏宁易购电商,进军影视和体育板块,其实证明,它已经做了一个多元化的布局,但是在整体的发展的环境之下,我觉得苏宁自身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它主营业务这些年。


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之上,它受到了很多电商的冲击,那从某种程度来说,苏宁它自己进行数字化转型,有苏宁易购的话,实际上,可以利用自己的供应链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的调整,但是,我觉得,在更多情况之下,它其实受到了相关的电商的冲击,比如说阿里、京东,它们也开始行线下布局,跟很多相关的供应链的实体的产厂商进行合作,那么从大背景之下,我觉得苏宁集团有它自己的战略调整,包括它的资源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够用的情况,尤其是,它背上了足球俱乐部,包括国际米兰也好,江苏苏宁也好,其实也相对来说比较重大的负担,包括近些年,房地产行业,也不是特别景气,所以说我觉得从主营业务角度出发,我们是非常可以深刻理解,在新年前后,张近东在集团的团拜会上提出了要进行瘦身,非主营业务要剔除。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之下,我觉得如果说苏宁易购它的股权或者出资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更,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从战略角度来说,壮士断腕,进行瘦身,把非主营业务、非重要的条线相关进行一个战略收缩,另外一点,如果说能够通过换股的方式,获得一定的资金获得更好的新生,我觉得可能对于苏宁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儿,归根到底,战略打法还是要跟企业生存相结合,不能把目标和手段相混淆,当初要多元化战略,比如说进军影视板块体育板块,开展电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为了建设更伟大的企业,是为了更好的盈利,但是如果在多元化经营之下,反而影响了企业的主营业务,造成了现金流的紧张,那就应该壮士断腕或者引进更多的投资者。


江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个人理解苏宁当前的变化不是坏事:


首先,对于苏宁来说,当前的股权变化可以说是化危为机,借助这个契机完成了对于自身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其实帮其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司治理模式有比较好的作用。


其次,这次控股权的变更对于苏宁来说是挺好的一件事,原因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苏宁直接可以有助于缓解苏宁的资金链的压力,从而让资金链不再紧张。


二是有助于苏宁整体业务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相互匹配配合。


三是进行国资混改之后的苏宁其实将会进一步释放自身的体制机制活力。


四是进一步有助于苏宁内部公司治理规范化建设,从而帮助公司发展。

相关资讯

黄光裕真的尽力了!国美或走上苏宁的老路?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黄光裕曾是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人,国美电器早年更是中国传统零售的“标杆”企业。早年国内电器行业也是一片混战,黄光裕的国美采用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在最辉煌的时期,国美一度占据国内家电市场的50%。可当以阿里京

国美电器步入苏宁后尘

11月3日晚间,国美电器被爆停发员工工资,2006年,2007年,2008年这三年国美电器风光无限,国美电器掌门人连续三年成为中国首富,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08年底黄光裕因为中关村股票锒铛入狱,最后苏宁电器直追国美甚至超越国美电器,成为全

导致苏宁国美相继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苏宁和国美是国内最大的两大家电零售连锁巨头,早在2000年时,就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南苏宁北国美”的竞争格局,各自分享了中国家电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它开创了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于2004年在

国美这是要赴苏宁的后尘了吗?

据媒体报道,11月3日,北京鹏润大厦国美总部的全员大会上,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黄秀虹还补充道,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后,公司还出具了一份承诺书,让员工各自找自己的主

一声叹息!国美苏宁相继没落,真的是黄光裕和张近东不够努力吗?

时代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抛弃你,要想长期处于市场的核心,唯有紧随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他们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可如今却渐渐被这个时代所忘却!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在北京珠市口开了一家面积不足100平米的电器店,正式亮出“国美

国美VS苏宁:昔日连锁双雄如今国美市值仅为苏宁1/8

作为中国传统家电零售巨头之一的国美零售(00493.HK),近三年来股价总体持续低迷,从2015年高点2.45港元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75港元/股,跌幅近70%。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业绩不见起色,国美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

实地走访苏宁国美线下店:优惠力度大,却少有人买

近日,有传闻称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将提前出狱,国美再一次被推到公众视野的焦点之上。目前,苏宁和国美都在着力布局新零售,线下门店也将发挥新的作用。那么,当下苏宁和国美的传统门店现状如何?是否做好了转型的准备呢?文/孟昕 亿欧智库分析师回顾近几年的

曾经“美苏大战”,如今不足苏宁的1/5,双11,国美沦为陪跑

双11将至,电商领域巨头正紧锣密鼓地备战。除却每年的主角天猫、京东外,苏宁、国美、唯品会等也纷纷入局。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追溯到2008年,那时,黄光裕还没入狱、淘宝天猫、京东还没形成气候,中国家电行业还牢牢攥在苏宁和国美手中,我们偶尔还

国美、苏宁曾经的零售双雄,如今倒在2022了?流量风向标变了?

消息称,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而且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 大厦将倾? 号称王者归来的黄光裕,没有带来奇迹,经过19个月后,员工工资快发不起,但黄光裕夫妇却清仓式减持,

盒马催生10家亿级盒品牌;永辉、国美、苏宁发财报

盒马CEO侯毅:未来10年打造可服务10亿消费者的商品体系10月31日零售商业财经获悉,盒马CEO侯毅在2022新零供大会上表示,将全面走向商品力建设。“不仅要向上走、向下走,还要向外走,未来10年打造可服务10亿消费者的商品体系。”会上,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许昌新闻头条网云服务器技术网澳门旅游网丽水新闻头条网手工艺术品官网广东旅游网贺州新闻资讯网遵义新闻门户网高端全屋定制官网世纪数藏NFT德阳今日新闻网今日青岛外国洋酒品牌网大理旅游网贵州旅游网珠宝首饰网今日马鞍山新能源汽车网武汉新闻头条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今日蚌埠防城港新闻资讯网青海旅游网娱乐圈网上海新闻资讯网杭州旅游网少儿培训学习网今日菏泽Java编程学习网中国式离婚
苏宁易购股票-苏宁股票最新行情、苏宁易购最新消息、苏宁股市行情、ST易购002024A股实时行情、苏宁易购股票最新行情、苏宁易购股票最新公告、苏宁易购官网商城、苏宁电器、苏宁电器家电、苏宁环球000718股票价格、*ST环球最新消息、St环球最新公告、苏宁环球最新消息。
苏宁易购股票 sunjil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