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0:33:55 | 浏览:964
信用债的大幅波动再次扰动了市场的神经,很多公司被市场的各种传言置于风口浪尖,苏宁也被波及。
日前,苏宁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公告称,近日,我司发现个别不良主体和个人通过海外社交平台策划发布针对我司的不实言论,诋毁我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我司对利用境外社交平台恶意攻击国内企业、试图影响舆论环境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对相关当事主体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此之前,网络流传了多则关于苏宁陷入债务危机的消息,指苏宁目前债务规模庞大,且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很多,现金流不足,资金流面临较大压力。
关于苏宁的经营和债务问题,此前市场一直都有各种猜测。在信用债市场如此紧张的时刻,再度成为市场焦点也不足为奇。
11月份以来,以苏宁易购集团作为发行人发行的多只债券出现价格持续大跌的情况,引发了投资者关注。随后苏宁公告称,对“18苏宁01、18苏宁02、18苏宁03、18苏宁04、18苏宁05、18苏宁06、18 苏宁07”进行购回,债券购回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苏宁集团的债务情况进行了梳理。关于市场机构如何看待苏宁作为融资人的资质问题,多位机构投资人对于苏宁集团的看法较为分化。有的市场人士认为,苏宁的债务压力确实较大,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而且公司主营业务不佳,业务板块多且分散;另一部分人则表示,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苏宁该公司是一个庞大的业务集团,资金有一定的腾挪空间。
苏宁是一家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民营控股集团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张近东,前身是苏宁电器,随后转型线上零售消费,并且在一系列的多元化扩张和资本运作之后,成为一家业务繁多的集团。苏宁系主要业务板块包括零售、物流、地产、金融、文体等。
在此之前,南京的另一家千亿级民企宏图三胞爆出债务危机。
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合并口径负债总计1361亿元。有息债务规模逾700亿元,其中包括短期借款280.97亿元、应付票据247.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长期借款62.48亿元、应付债券79.95亿元,绝大多数为短债。
从资产负债的角度而言,苏宁电器才是苏宁系的核心平台。苏宁电器2020年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苏宁电器总资产为4068.42亿,净资产为1065.53亿元,其中受限资产高达811.02亿元。
截至6月末,苏宁电器总负债规模达到3002.8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81%。过去三年中,这一数据在一路攀升,2017-2019年,苏宁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38%、69.81%、73.76%。这段时间内,其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分别为-45.81亿元、-84.53亿元、-177.81亿元,显示出主业经营情况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苏宁电器年初成功注册了100亿元私募债额度,但6月份仅成功发行了10亿元规模,这显示出其融资难度在进一步增大,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机构投资人的担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情况来看,该公司三季度报告的各项经营指标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指标均出现两位数降低,然而财务费用则出现同比20.85%的增长,从中也可看出负债压力所在。
图表:苏宁易购三季度财务数据
很难判断苏宁目前承受着多大的债务压力,就在近期华为公布彻底出售荣耀一事中,苏宁易购作为代理商也是接盘者之一。
在中国市场上,苏宁一直以零售巨头的形象示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30年历史,2004年苏宁易购的前身苏宁电器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连锁家电第一股。零售业务是是苏宁的传统主营业务,在其发展历程中,从苏宁电器到苏宁云商,再到苏宁易购,经历了传统零售、连锁零售和互联网零售的数次重大转型。
不过发展至今,苏宁在世人心目中留下的标签较为复杂,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一家典型的大型民企发展史的缩影。
苏宁的困局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业务多元化,跨界发展,从传统的主营业务延伸到地产、金融、物流、文体等领域,其中地产、物流等业务都是需要重金投入的重资产业务,使得苏宁不得不在大肆借力金融杠杆,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从账面上来看,苏宁易购自2014年以来净利润连续为正,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却连续为负,分别是-12.52亿、-14.64亿、-11.07亿、-0.88亿、-3.59亿、-57.1亿。主要是通过各种资本手段维持了账面上的盈利,典型的案例,比如苏宁于2016年认购了阿里巴巴1.05%股权,后于2017年和2018年清空;同时还通过出售旗下多家子公司的股权以及苏宁小店等为公司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投资收益,甚至超过同期的净利润总额。
二是苏宁与恒大地产的关系也为市场所关心,苏宁2017年底出资200亿元,成为恒大地产的战略投资者之一,持股恒大地产4.7%股权。
对于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张近东本人并不讳言,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04年上市到现在,苏宁易购每一次转型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公司坚守服务用户的本质,30年不忘初心,持续在零售、物流、金融等核心能力建设上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效益,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可以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苏宁易购赢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业务的多元化扩张和对资本杠杆的依赖总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扩张意味着对资金的强烈需求,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态度也有赖于企业资产的多寡,一家业务多元的企业能够加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也会分散其专业发展的精力。如何理顺企业发展的脉络,并把握杠杆的尺度,是每个企业家都要面临的的课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黄光裕曾是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人,国美电器早年更是中国传统零售的“标杆”企业。早年国内电器行业也是一片混战,黄光裕的国美采用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在最辉煌的时期,国美一度占据国内家电市场的50%。可当以阿里京
11月3日晚间,国美电器被爆停发员工工资,2006年,2007年,2008年这三年国美电器风光无限,国美电器掌门人连续三年成为中国首富,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08年底黄光裕因为中关村股票锒铛入狱,最后苏宁电器直追国美甚至超越国美电器,成为全
众所周知,苏宁和国美是国内最大的两大家电零售连锁巨头,早在2000年时,就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南苏宁北国美”的竞争格局,各自分享了中国家电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它开创了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于2004年在
据媒体报道,11月3日,北京鹏润大厦国美总部的全员大会上,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黄秀虹还补充道,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后,公司还出具了一份承诺书,让员工各自找自己的主
时代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抛弃你,要想长期处于市场的核心,唯有紧随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他们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可如今却渐渐被这个时代所忘却!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在北京珠市口开了一家面积不足100平米的电器店,正式亮出“国美
作为中国传统家电零售巨头之一的国美零售(00493.HK),近三年来股价总体持续低迷,从2015年高点2.45港元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75港元/股,跌幅近70%。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业绩不见起色,国美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
近日,有传闻称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将提前出狱,国美再一次被推到公众视野的焦点之上。目前,苏宁和国美都在着力布局新零售,线下门店也将发挥新的作用。那么,当下苏宁和国美的传统门店现状如何?是否做好了转型的准备呢?文/孟昕 亿欧智库分析师回顾近几年的
双11将至,电商领域巨头正紧锣密鼓地备战。除却每年的主角天猫、京东外,苏宁、国美、唯品会等也纷纷入局。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追溯到2008年,那时,黄光裕还没入狱、淘宝天猫、京东还没形成气候,中国家电行业还牢牢攥在苏宁和国美手中,我们偶尔还
消息称,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而且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 大厦将倾? 号称王者归来的黄光裕,没有带来奇迹,经过19个月后,员工工资快发不起,但黄光裕夫妇却清仓式减持,
盒马CEO侯毅:未来10年打造可服务10亿消费者的商品体系10月31日零售商业财经获悉,盒马CEO侯毅在2022新零供大会上表示,将全面走向商品力建设。“不仅要向上走、向下走,还要向外走,未来10年打造可服务10亿消费者的商品体系。”会上,